日期:2025-08-31 13:55:58
中国船东仍是今年干散货新造船市场的主要推动力,尤其集中于好望角型(Capesize)散货船。
船舶经纪BRS Shipbrokers的数据显示,2025年1月至7月,尽管中国航运公司的订单量同比下降近50%,但仍稳居全球最大订船国地位。
BRS指出:“这一下降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近期提出的相关议案并没有太大关联,而是由于中国船东2024年异常庞大的订单量。”
尽管整体订单数量下滑,但中国好望角型散货船订单量同比增长约37%,共订购30艘新船。BRS将这一增长归因于中远海运于2024年推出的“国货国运”战略,该战略正推动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,旨在建造100艘船舶。
例如,今年7月,中远海运旗下中远海发全资子公司海南中远海发航运有限公司订购10艘21万载重吨级散货船,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和北海造船分别承建6艘和4艘。再者,今年6月,山东海洋集团已向北海造船订购10艘32.5万载重吨甲醇双燃料超大型矿砂船(VLOC)。
在中国船东持续下单的同时,长期被视为市场风向标的希腊船东今年已显著减少订单量,并已跌出全球前五大订造国行列。希腊船东已从2024年的第2位跌至2025年的第6位,仅订造1艘Kamsarmax型散货船和2艘Handymax型散货船。
在Panamax型和Supramax型散货船领域,中国和希腊的新船订单均出现显著下降。
数据显示,2025年1月至7月,全球干散货船订单量同比下降63%,仅有165艘船舶订购,达1550万载重吨:Supramax型散货船占订单量的55%、Capesize型占比23%、Panamax型和Handymax型合计占11%。
无论按载重吨还是按船舶数量计算,2025年的订单量将成为过去十年来的最低水平——远低于10年平均值485艘。这与2024年的创纪录峰值形成鲜明对比——2024年全年订单量达6390万载重吨,为十年来最高。
BRS将订单量下滑归因于持续的船价高企、监管和技术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冲击。
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